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與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聯合推廣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書店禮品
餐飲空間
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戶外庭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與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多功能科學教室
智慧樂學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Say Hello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揪咪秀Podcast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線上博物館
線上導覽
科教影音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典藏政策
典藏數量
蒐藏經理
科博典藏網
精選典藏
科博典藏
線上蒐藏庫
出版品查詢
研究人員與著作
圖書館服務
藏書查詢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性別平等專區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科博典藏
加入會員
場地租借
資訊圖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首頁
學習與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喜歡
0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57)
防災教育(6)
環境科學(183)
資訊科技(25)
海洋教育(55)
科學攝影(326)
科學繪圖(44)
生命科學(483)
地球科學(307)
人類文化(134)
物理(41)
化學(10)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6)
數學領域(4)
社會領域(124)
自然科學領域(772)
健康與體育領域(17)
綜合活動領域(12)
藝術領域(78)
科技領域(27)
生活領域(31)
環境議題(302)
性別平等議題(1)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80)
科技議題(44)
能源議題(9)
原住民族議題(37)
生命議題(13)
法治議題(4)
資訊議題(3)
安全議題(3)
防災議題(5)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31)
戶外議題(28)
國際議題(6)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23)
SDG 4 優質教育(519)
SDG 5 性別平權(2)
SDG 6 淨水及衛生(2)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7)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8)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0 減少不平等(1)
SDG 11 永續城鄉(29)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6)
SDG 13 氣候行動(17)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115)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325)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2)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17)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263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動物
針鋒相對-多樣的海膽棘刺
臺灣從高潮線的岩石表面,一直到水深5,300公尺的海底,分佈著超過100種海膽,而棲息在不同生態環境的海膽各自演化出不同功能與形態的棘刺。
無脊椎動物
蜥蜴也有母愛-長尾南蜥的護幼行為
長尾南蜥分布在臺灣的東、南部,包含蘭嶼與綠島。牠是臺灣石龍子科蜥蜴中體型最大的,尾巴是體長的兩倍。 在蘭嶼、長尾南蜥主要的天敵是赤背松柏根。
爬行動物
雌雄大亂鬥,誰會贏?-赤背松柏根的領域行為
綠蠵龜的革質卵是赤背松柏根(蛇)豐沛的食物來源。在蘭嶼的夜晚,海灘上的赤背松柏根正對一窩卵蠢蠢欲動。
爬行動物
海底的化石證據-澎湖水道動物群大發現
古生物學家總是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以拼圖的精神重塑遠古生物生活的場景。 三十幾年前,臺灣海峽海域漁民陸續打撈起冰河時期在澎湖海溝活動的哺乳類動物化石,正是所謂的「澎湖水道動物群」。
氣候變遷
哺乳動物
古菱齒象
古生物
考古
八爪秘密客
章魚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和溫帶海域,有圓圓軟軟的頭部,八隻長長的腕足,牠們平時利用腕足在海底爬行,也可以伸縮腕間膜來游泳。
無脊椎動物
以子之矛,為己之盾
海洋,廣袤而神祕,要在這裡生存,必須要有高人一等的獨家秘技。許多海洋生物天生沒有強兵堅甲,卻有獨到的自我防禦方法。
動物
真板頭龍-恐龍中的坦克車
恐龍
古生物
迅掠龍-中生代的群體掠食者
生活在晚白堊紀時期的迅掠龍,雖然牠們不是當時最大的肉食性動物,但卻是最可怕的掠食者。
恐龍
古生物
竊蛋龍
屬於腔尾龍類一員的竊蛋龍,是一種善於奔跑的二足小型恐龍。牠最明顯的特徵是頭部短;而且頭上還有一高聳的骨質頭冠,非常的突出。此外,竊蛋龍的嘴喙是沒有牙齒,取而代之是強而有力的喙和下顎,作用和現生鸚鵡的喙差不多。
恐龍
古生物
蛛網恢恢-蛛網與昆蟲的共同演化
自古以來,人們已注意到某些種類蜘蛛有張羅蛛網的習性,古代中國便曾以「網公」、「網蟲」來稱呼蜘蛛;西方的動物分類學則將蛛形綱稱為Arachnida,而這個字來自希臘神話裡的織布女孩雅若琴(Arachne)。傳說女神雅典娜挑戰雅若琴的織布技藝,不料技不如人,憤而施法將雅若琴變成蜘蛛,讓她從此只能吐絲織網。東西方的古人都凸顯蜘蛛吐絲造網的行為,顯然這是蜘蛛最為人熟知的習性。
節肢動物
注意!石虎出沒
石虎俗稱山貓,英文名為(Leopard cat),食肉目、貓科、豹貓屬,又稱華南豹貓。石虎雖然長得像貓,但體型比一般家貓大,尾巴長而粗。身體有點狀斑紋,所以又稱錢貓(金錢貓)。石虎的額頭有兩條白色縱帶,兩耳後黑色有塊圓白斑,是石虎與家貓辨識的一大特徵。石虎屬夜行性動物,夜視力佳、聽覺敏銳、犬齒發達。白天棲息於樹洞或岩石縫中,黃昏後才開始外出獵食,採守株待兔的戰略守候在獵物必經之地,捕獲獵物時會以前腳拍擊壓制或以嘴緊咬住,至死方休。捕食對象包括小型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行類等動物。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哺乳動物
衣魚非魚,「書蠹」也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過這樣的經驗,打開衣櫥或書桌的抽屜時,突然看到一隻扁扁的銀色的蟲子,尾部還長了三根長毛,就像隻銀色的小魚,這是甚麼蟲呢?這次要介紹的主角就是牠,由於經常在衣櫥發現,又長得像條小魚,於是我們牠「衣魚」,又因為身體是銀灰色的,因此也叫牠「銀魚」。
昆蟲
小強的身世之謎
某天,有位義工頗為興奮地跑來問我:「我問你喔,蟑螂大多是卵生的吧?」 「對呀,大多數的蟑螂是卵生的,會將卵黏在隱密的角落。」我開始職業病地介紹起來。「而且嚴格來講,那不是卵,而是由一層革質的外鞘所包覆的卵鞘...」 「我跟你說喔,我有拍到胎生的蟑螂喔!你看你看!」很顯然她並沒仔細聽我在說什麼,只是很興奮的把相機拿到我眼前。
昆蟲
猴子森林小學堂(第二回)
國文猴老師終於忍不住說:「猴子學走路--假惺惺(猩猩)」。唉喲!原來是這樣啊!用諧音的方式,連我都想不出來,挺有意思的。其實,猩猩也是靈長類動物,只不過在外型特徵及行走方式上與猴子不太一樣。
哺乳動物
猴子森林小學堂(最初回)
傳說,在我們台灣的森林裏,有一所『猴子森林小學堂』,小猴兒們都乖乖的上學讀書,真是令人訝異!我太好奇了!決定去瞧瞧--究竟牠們在玩什麼猴把戲?!
哺乳動物
猴子森林小學堂(第三回)
小猴兒們再也坐不住了!爬上、躍下,個個就像身手矯健的體操選手。這是因為台灣獼猴的小猴兒們被允許應該多多玩耍,如互相追逐、爬高再躍下或攀岩再滑下、模仿成猴、重複跳水、…等等,藉由玩耍,可鍛練在山林生活所需的體力和謀生本領。我想,如果人類的小孩知道台灣獼猴這樣的傳統,一定會希望自己就是台灣獼猴的小猴兒,每天都可以快樂的玩耍!
哺乳動物
猴子森林小學堂(最終回)
這是今天的最後一堂課。體育猴老師把小猴兒們帶到樹下,這堂課要學的是--如何迅速在樹上行走。小猴兒們剛出生時,有一段時間,都是緊緊抓住媽媽的毛髮,懸吊在媽媽的腹面跟著移動。等到大一點的時候,就跟著其他的小猴兒一起玩耍、遊戲,鍛練身體的靈活度。台灣獼猴喜歡棲息在樹上,自然需要練就一副好身手。
哺乳動物
「知道誅蟲之術」的蜘蛛
在原始大型蕨類以及裸子植物組成的密林中,活躍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型節肢動物,其中有在地面爬行的古蜘蛛、古蟑螂以及飛行的古蜻蜓。這三種古生物同屬節肢動物門,但蜘蛛為蛛形綱的成員,而蟑螂和蜻蜓則屬昆蟲綱。
節肢動物
蜘蛛的「看」與「聽」
八腳獵人出門在外,行走江湖,有好運也有危機,是敵是友,要看清楚、聽明白,蜘蛛捕蟲和避敵的基本招式就從眼力和聽力先說起。
節肢動物
絲絲入扣--神奇的蜘蛛絲
電影「蜘蛛人(Spider-Man)」男主角Peter本領高強,他不但具有蜘蛛般的感官,而且能自手腕發射超級蜘蛛絲,方便他在高樓大廈間擺盪穿梭,打擊犯罪,是個不折不扣的城市英雄。但現實世界的蜘蛛和電影內容可是有不少出入喔!其中之一就是蜘蛛絲並非來自手腕,而是由腹部末端或腹面下方的絲疣吐絲,而且不論造網與否,所有的蜘蛛都有吐絲的習性。
節肢動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共263筆資料,第1/14頁
2022/09/19 更新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