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與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聯合推廣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書店禮品
餐飲空間
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戶外庭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與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多功能科學教室
智慧樂學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揪咪秀Podcast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線上博物館
線上導覽
科教影音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典藏政策
典藏數量
蒐藏經理
科博典藏網
精選典藏
科博典藏
線上蒐藏庫
出版品查詢
研究人員與著作
圖書館服務
藏書查詢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科博典藏
加入會員
場地租借
資訊圖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首頁
學習與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喜歡
0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47)
防災教育(6)
環境科學(178)
資訊科技(24)
海洋教育(52)
科學攝影(326)
科學繪圖(41)
生命科學(463)
地球科學(300)
人類文化(130)
物理(41)
化學(10)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5)
數學領域(4)
社會領域(120)
自然科學領域(742)
健康與體育領域(16)
綜合活動領域(12)
藝術領域(70)
科技領域(26)
生活領域(27)
環境議題(287)
性別平等議題(1)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77)
科技議題(44)
能源議題(9)
原住民族議題(37)
生命議題(13)
法治議題(4)
資訊議題(2)
安全議題(2)
防災議題(5)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31)
戶外議題(27)
國際議題(5)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22)
SDG 4 優質教育(505)
SDG 5 性別平權(2)
SDG 6 淨水及衛生(2)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7)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8)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0 減少不平等(1)
SDG 11 永續城鄉(27)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5)
SDG 13 氣候行動(15)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111)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305)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2)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14)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15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
中臺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中臺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以五大目標推動「韌性里海」教育,期望這些工作目標帶給大家「親海」、「知海」及「愛海」的體驗。
環境科學
海洋教育
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
透過「愛之森」與「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邀請您認識與關切臺灣林業與自然保育的議題,同時認知環境變遷下,全球公民減碳固碳的共同責任。
環境科學
植物
前進婆羅洲-我們與婆羅洲的距離
氣候變遷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永續發展
植物
動物
想入啡啡-細說咖啡特展
食農教育
植物
人類文化
頂花園
TOP Garden頂花園位於幼兒科學園戶外空間,這一片天地除了有空間綠美化與調節屋頂微氣候的效果,更適合以五感和食農為題辦理科教活動,充分發揮屋頂花園的多重效益。
環境科學
川海共淨廢
本課程主題融合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藉由智慧學習的方式進行海洋廢棄物議題的溯源探究,從歸納淨灘與淨溪的發現出發,探究海洋廢棄物的產生與防治,傳遞里山和里海的友善環境認知與態度,引領學生將學習落實在生活議題的關心與解決行動,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理想。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海洋廢棄物
海洋教育
農業生態
現今所謂的農業,係指人們利用土地、陽光、水分、空氣與礦物質等培育動物、植物或微生物,以獲得生活物資或維護生活環境的產業。隨著農業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同時面對外來種入侵、農藥殘留、化學肥料濫用、環境污染等問題。
食農教育
植物
動物
考古
從餐桌美食談友善環境
讓大自然依循既有的法則運行,利用友善農法,建立生產、生活、生態健全的農業環境,讓消費者、農夫、野生動植物,一起享用大地給予的自然資源。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食農教育
鳥類
昆蟲
EP.12 農情覓意好食在 feat. 呂木蘭 aka 在菜園裡尋找生命力的母親
想吃到尚青的食材嗎?邀請您來開闢一塊田,並以食農教育來耕耘。它包含了各種知識的整合與實作!看到這,您以為知識的整合與實作很無聊嗎?No~No~它的過程可是非常有趣又好玩的!
食農教育
EP.25 虎里虎途 feat. 林育秀 aka 徹夜追蹤石虎不嫌累的女孩兒
里山動物中的明星物種非「石虎」莫屬了!牠們真的會如鄉村裡的傳說般,像聖誕老公公一樣把雞揹著偷走嗎?研究人員為了追蹤瞭解牠們生存所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哪些辛苦一面,又或是發生了些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食農教育
哺乳動物
EP.08 珊瑚礁裡的棘皮動物 x 李坤瑄 - 幕後訪談
花2個星期泡發的海參本參,在現場帶了活體海參做比較,李坤瑄大哥也分享人們食用棘皮動物的現況及歷史。
環境科學
無脊椎動物
農業生態展示區參觀護照
農業生態展示區參觀護照,學習單,歡迎下載使用
食農教育
浮光漾影—寶石礦物的光學現象
繽紛絢麗、光彩奪目,是寶石給人的第一印象。但你可曾想過,同樣是來自自然界的礦物,是什麼原因,讓它們如此與眾不同呢?
岩石礦物
大地孕育的結晶-礦物晶形與寶石車工
礦物是在地質作用下天然形成的結晶物。礦物晶體經過人工切割琢磨,可作為貴重飾品或蒐藏品者,則稱為寶石。
岩石礦物
島嶼蘊藏的寶藏-臺灣玉
在傳統文化中,玉是吉祥的飾物。臺灣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在民國54年至63年間盛產閃玉,產量曾佔全球六成。而荖腦山一帶是豐田玉的礦場,讓我們跟著科博館何恭算博士前進白鮑溪附近廢棄的礦場,尋覓礦石的蹤跡。
岩石礦物
共15筆資料,第1/1頁
2022/09/19 更新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