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與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聯合推廣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書店禮品
餐飲空間
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戶外庭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與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多功能科學教室
智慧樂學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Say Hello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揪咪秀Podcast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線上博物館
線上導覽
科教影音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典藏政策
典藏數量
蒐藏經理
科博典藏網
精選典藏
科博典藏
線上蒐藏庫
出版品查詢
研究人員與著作
圖書館服務
藏書查詢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科博典藏
加入會員
場地租借
資訊圖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首頁
學習與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喜歡
0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54)
防災教育(6)
環境科學(179)
資訊科技(25)
海洋教育(54)
科學攝影(326)
科學繪圖(43)
生命科學(477)
地球科學(301)
人類文化(130)
物理(41)
化學(10)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6)
數學領域(4)
社會領域(121)
自然科學領域(758)
健康與體育領域(17)
綜合活動領域(12)
藝術領域(75)
科技領域(27)
生活領域(29)
環境議題(296)
性別平等議題(1)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79)
科技議題(44)
能源議題(9)
原住民族議題(37)
生命議題(13)
法治議題(4)
資訊議題(3)
安全議題(3)
防災議題(5)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31)
戶外議題(28)
國際議題(6)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23)
SDG 4 優質教育(512)
SDG 5 性別平權(2)
SDG 6 淨水及衛生(2)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7)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8)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0 減少不平等(1)
SDG 11 永續城鄉(28)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6)
SDG 13 氣候行動(16)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114)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318)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2)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15)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79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海洋議題
EP.32 瀛海探奇在科博
張博士邀請科博館生物學組資深的李坤瑄副研究員,分享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精彩的無脊椎動物,包括從潮間帶至數千公尺深的海膽家族,以及在科博館展出的大王魷魚,歡迎大家來科博館參觀神奇的海洋生物!
海洋教育
大王魷魚
中臺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中臺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以五大目標推動「韌性里海」教育,期望這些工作目標帶給大家「親海」、「知海」及「愛海」的體驗。
環境科學
海洋教育
橫行霸道—螃蟹
課程使用圖片和標本來介紹螃蟹和牠的分類,學習從螃蟹的構造及特徵來深入瞭解牠的生活型態。
節肢動物
奇幻自然
「奇幻自然」延續原「數與形」常設展區的核心精神「自然奧秘,科學解析」,希望藉由大自然中各種生命的奧秘及其科學研究的成果,協助我們感受這個彼此共享互依的美好世界,理解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
鯨豚
地球科學
物理
化學
透抽食魚魷意思
美學教育
海洋生物
無脊椎動物
EP.31 中臺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正式成立
張博士與您分享科博館的新鮮快訊,綜覽從宏觀氣候到微小世界,富涵科學新知的近期特展,細說本年度7月下旬新登場的中臺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邀請大家實踐親海、知海、愛海的里山里海生活。
氣候變遷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EP.24 動一動 潛入海洋 探索內太空
本集張博士邀請科博館海王子黃興倬博士來開講,一同跟著海王子的鏡頭漫遊海洋內太空,猶如置身在魚群游舞的視覺盛宴中。
海洋教育
無脊椎動物
EP.25 海洋探索 鯨奇連連
本集由張博士與鯨豚專家姚秋如博士分享與鯨豚海上相遇的幸運時刻,在充滿驚奇與奧妙的海洋生態,透過長期的調查研究與保育實務,讓大家了解有關海洋哺乳動物的生態行為,一同走進這些海洋精靈的奇幻世界。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鯨豚
EP.22 奇幻自然-科博館開館以來生命科學廳最大的亮點更新!
本集張博士與昆蟲專家鄭明倫博士分享,科博館匯集了20名共同策展人,歷經3年多的規畫,運用了豐富的本土標本,精心打造的全新常設展《奇幻自然》。
植物
無脊椎動物
鳥類
鯨豚
物理
化學
EP.53 蘭嶼蜥影力 feat. 黃文山 aka 論文發表大咖
蘭嶼,一個美麗的島嶼,有著湛藍清澈的海水,吸引了無數的觀光客前往,除此之外,它的生態資源也吸引了許多的學者前往調查與研究,本館黃文山副館長當年就是受到一張生態照片的吸引,而一頭埋入蘭嶼調查30幾年...
氣候變遷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爬行動物
珊瑚海探險
傳說中的珊瑚海島嶼是建立在一隻巨型海龜的背上。這是一個由碧藍大海和茂密叢林組成的生命潮起潮落的世界。
海洋教育
爬行動物
海中美傘—水母
本課程介紹水母的生物學定義,利用標本與圖片說明水母各部位構造功能。
無脊椎動物
得天獨鱟-鱟
鱟的祖先在4億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牠們對許多現代人像是陌生的名詞,事實上這種生物和我們臺灣老一輩很早就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節肢動物
無脊椎動物
大王魷魚
這隻大王魷魚(Architeuthis dux Steenstrup, 1857 大王魷魚)的分類地位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槍形目,大王魷魚科。牠的體長8.84公尺,重達240公斤,由紐西蘭國立水文及大氣研究所在紐西蘭海域捕獲,贈予本館。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大王魷魚
無界∞鏡相:第6+7屆科學攝影特展
美學教育
科學攝影
生命科學
天文
物理
化學
EP.48 珊瑚很有事 feat. 樊同雲 aka 種珊瑚的男人
說到珊瑚,大家腦中出現的一定是五彩繽紛的珊瑚礁及攸游其中的各種美麗熱帶魚,但您瞭解牠們嗎? 您知道居然有會游離走動的珊瑚嗎?而人工復育珊瑚時,研究員們又是以什麼做為珊瑚的食物呢?還有下水道接管及污水處理跟珊瑚又有什麼關聯呢?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無脊椎動物
EP.47 【策展人開箱】-「奇幻自然」 feat. 郭揚義&鄭明倫 aka 為眾人心靈開悟的生物學家們
今年科博館生命科學廳的數與形展區全新更新為「奇幻自然」,一個常設展廳的更新,策展人要怎麼兼顧驚豔開幕又能歷久彌新?如何延續過往的架構再加上所在場館生命科學廳所要傳逹的自然史概念呢?
美學教育
永續發展
海洋教育
生命科學
EP.43 獺入金門之家 feat. 袁守立 aka 守水獺守整夜的守立
您知道在臺灣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的歐亞水獺,其實是個游泳健將嗎?往來大小金門及中國沿岸對牠來說可是件簡單的事情。而牠半水棲的習性讓牠在金門棲習遇到了什麼樣的困境呢?
哺乳動物
台灣的海星
海星屬於棘皮動物門,海星綱,是海邊常見的生物,從海岸潮間帶的小潮池到5,000公尺的深海,在各種底質的環境中都可以找到牠們的蹤跡。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無脊椎動物
生物礁
『生物礁』,是由生物原地生長作用所建造的地形構造。在漫長地質史中的生物造礁紀錄中,可造礁的生物類別包括藍綠(藻)菌、表覆型有孔蟲、鈣質與矽質海綿、古杯類(archaeocyaths)、珊瑚、牡蠣、蛇螺(vermetids)、多毛類中的龍介蟲(serpulids)、苔蘚蟲(bryozoans)、藤壺,以及殼狀珊瑚藻(crustose coralline algae) 等;生物礁的名稱,便以主要的造礁生物類別為名,例如:珊瑚礁、牡蠣礁、藻礁等。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動物
地質
1
2
3
4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共79筆資料,第1/4頁
2022/09/19 更新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