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表單填寫記錄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與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聯合推廣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書店禮品
餐飲空間
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戶外庭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與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科宇宙悠遊學
多功能科學教室
智慧樂學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揪咪秀Podcast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Say Hello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智慧探索體驗
線上學習資源
行動智慧學習
創新科技體驗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典藏政策
典藏數量
蒐藏經理
科博典藏網
出版品查詢
研究人員與著作
圖書館服務
藏書查詢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性別平等專區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科博典藏
加入會員
場地租借
資訊圖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首頁
學習與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喜歡
0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60)
防災教育(6)
環境科學(195)
資訊科技(26)
推薦(17)
海洋教育(63)
科學攝影(326)
科學繪圖(44)
生命科學(550)
地球科學(314)
人類文化(140)
物理(41)
化學(10)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9)
數學領域(4)
社會領域(130)
自然科學領域(845)
健康與體育領域(17)
綜合活動領域(12)
藝術領域(82)
科技領域(28)
生活領域(39)
環境議題(357)
性別平等議題(2)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84)
科技議題(44)
能源議題(9)
原住民族議題(41)
生命議題(13)
法治議題(4)
資訊議題(3)
安全議題(3)
防災議題(5)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35)
戶外議題(28)
國際議題(10)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23)
SDG 4 優質教育(536)
SDG 5 性別平權(3)
SDG 6 淨水及衛生(2)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7)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8)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0 減少不平等(2)
SDG 11 永續城鄉(36)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9)
SDG 13 氣候行動(18)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121)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386)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2)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20)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550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生命科學
「蟲語佐藤」—佐藤正孝教授紀念展
贈與本館124,300件昆蟲標本的日本鞘翅目學者佐藤正孝教授,不幸於2006年8月因病辭世,享年69歲。他一生中有60年與昆蟲為伍,畢生發表五百多篇論文,本館為感念佐藤教授的無私奉獻及對昆蟲的熱情,推出本特展,除介紹佐藤教授的生平、驚險有趣的採集生活、卓越的研究、對昆蟲界的貢獻和標本捐贈過程與標本內容外,還可體驗昆蟲分類學家如何採集標本、比對鑑定、繪圖、新種發表與命名等方法。
昆蟲
謎樣的日籍植物採集者---矢野勢吉郎
矢野勢吉郎(S. Yano)為臺灣早期的日籍植物採集者,甲午戰爭後日治初期,他曾大量採集臺灣的植物標本,甚至是臺灣第一位前往綠島、蘭嶼的日籍植物採集者。後來他任職於俄羅斯駐日使館,這些在關鍵時期採集的臺灣植物標本編號共計500多號,亦全數被蒐藏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科馬洛夫植物研究所植物標本館,也成為臺灣早期植物研究歷史中的一個失落的環節。本特展介紹矢野勢吉郎在臺灣時期的自然環境,並跟隨著他的採集路線,探索臺灣早期的植物分布概況,同時展出其所採集的珍貴標本,帶領觀眾認識這位謎樣的日籍植物採集者,體會臺灣百年來的自然環境變遷。
植物
千年葫蘆‧福祿人間特展
透過植物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與中國美術工藝等各種角度來介紹葫蘆,民眾除了可藉此深入認識葫蘆起源、特性、品種,乃至於馴化意義等植物學相關知識之外,也可以從考古與歷史的面向,透過豐富的相關文物展示瞭解各族群文化中對於葫蘆的使用方式,及其在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延伸出來的相關工藝美學。為了讓觀眾瞭解葫蘆的生長過程,科博館特別製作一段紀錄葫蘆從發芽到開花結果系列生長過程的曠時攝影節目,在特展中透過高畫質的HD畫面,呈現植物充滿動感及生命能量的成長歷程。
美學教育
植物
考古
EP.17 五大博物館共推臺灣科學節
聽張博士分享臺灣科學節全攻略,為您打開一扇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串聯全臺五大科學博物館的年度科普盛事-臺灣科學節,即將在近期隆重舉行,五大博物館共組聯盟各顯神通,邀請大家親身體驗多元科學活動,一同享受這場科學探索之旅吧!
環境科學
海洋教育
生命科學
地球科學
人類文化
EP.01 【3分鐘看完NSL第1集自然科學現場幕後】:鑑識鯨奇
這裡是第1集【NSL自然科學現場】《喂!虎鯨CSI》的幕後工作大揭露!有比較「真實」的工作畫面,對解剖會驚驚的朋友要留意一下喔~那些你曾聞到的謎樣氣味、那些你曾幻想過的解剖畫面、那些你曾想像的標本製作工作過程,這片都看得到!
海洋教育
鯨豚
EP.01 喂!虎鯨CSI x 姚秋如
搭配2019年的「拍岸鯨奇-當鯨豚與人相遇」特展,由身為鯨豚驗屍官的科博館研究人員姚秋如博士來揭露,經由剖開擱淺鯨豚的骨肉,能釐清死因、判斷其健康狀態,而身為哺乳動物一員的鯨豚,身體構造到底像魚還是像人呢?就由姚秋如博士來解密吧。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鯨豚
EP.38 露脊鼠海豚的美食餐盤 feat. 姚秋如 & 洪巧芸 aka 解剖鯨豚面不改色的強者
海上難以觀察的精靈「露脊鼠海豚」,牠的模樣顛覆一般大眾對海豚既定的印象,是全世界鯨豚中體型最小的鼠海豚科家族一員,而要研究這個膽怯又害羞的生物,研究人員可以透過哪些方法來了解牠們呢?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鯨豚
EP.36 礁點魚樂 feat. 溫國彰 aka 溫柔好爸爸
美麗的珊瑚礁魚群,總是能吸引人們的目光,但臺灣沿海除了珊瑚礁魚群外,還有哪些不同的魚類呢﹖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魚類
EP.37 【策展人開箱】-「在海之濱」 feat. 張鈞翔&鍾坤煒 aka 18歲就認識的戰友
近期來到科博館,從生命科學廳進入場館,您一定會被眼前的一群古生物標本所吸引,而走進「在海之濱-古生物的奇幻世界」特展區裡,這裡展示了科博館35年所累積下來的重要珍貴標本...
生命科學
古生物
吉娃斯勇闖科博館
《吉娃斯愛科學》是國立清華大學與原金國際共同製作的原住民族科學教育動畫影集,故事描述泰雅族小女孩吉娃斯與寵物猴子乃奈、好朋友飛卉在山林中的冒險,並因著大哥哥巴彥的知識傳授而有所成長。過去吉娃斯只卡通影片中,此次科博館與清華大學、原金國際合作,邀請吉娃斯勇闖科博館,與科博館的科學研究進行對話。
植物
爬行動物
昆蟲
原住民
EP.39 鯨彩攝影 feat. 金磊 aka 被鯨魚打過的男人
水下攝影也是分成各種不同專業領域的,這集我們請了一位把工作當成生活的水下鯨豚攝影工作者,來談他與藍鯨的相遇、到世界各地拍攝不同鯨豚的故事。
美學教育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水下與海洋
鯨豚
年年有魚?
海洋中的魚類資源正快速的減少,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除了呼籲政府設置海洋保護區並限制漁撈量外,更應懂得選擇永續海鮮,用荷包來決定海洋漁業資源的未來。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食農教育
海洋教育
魚類
消失中的臺灣黑熊
透過本課程一同來喚起大家對臺灣黑熊的認識及其保育的重視。
自然保育
黑熊
與蟲共舞
居家蟲住民對人類有好處還是有壞處?人類非趕盡殺絕不可嗎?我們該如何做好居家清潔以減少蟲住民大量移入?
昆蟲
信天翁悲鳴曲
本課程介紹信天翁的生活與生態習性、信天翁面臨的生存威脅,這些威脅從何而來?人類面對這龐大海洋垃圾汙染的事實,我們得認真思考該怎麼做?
環境開發
海洋廢棄物
海洋教育
鳥類
潮起潮落-潮間帶
本課程帶您認識潮間帶的環境特性,介紹這裡多樣的生物,並提醒大眾減少對海岸環境的干擾,共同為守護潮間帶奉獻心力。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藻類
節肢動物
無脊椎動物
魚類
觀葉察蕨
由葉形變化多樣的蕨葉學習觀察植物的基本功,並觀察不開花的蕨類怎麼利用葉子繁衍後代,以及其他有趣的特殊蕨葉功能。
植物
海濱植物大解密
介紹海濱植物的定義與臺灣分布的物種,觀察它們為了生存在海岸邊嚴苛環境下演化出的特殊構造,再透過果實種子等教具來了解海濱植物如何傳播與繁衍。
海洋教育
植物
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定時導覽
植物
魚類
親愛的~我老了
生命科學
第一頁
上一頁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共550筆資料,第10/28頁
2022/09/21 更新
×
×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