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珊瑚樹
搜主題

  • 植物園/季風雨林區
  • 2025/02/16
  • 學名: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 Gawl.
  • 科別:五福花科
  • 作者:廖仁滄
期待滿樹珊瑚紅 - 珊瑚樹

科博館植物園大草坪鄰近熱帶雨林溫室的區域裡,珊瑚樹靜靜地開花了。

人們印象中的珊瑚常是美麗的鮮紅色,但這種名為珊瑚樹的植物卻常年擁有濃密的枝葉,提供擋日避雨的綠蔭,成為園區活動的人們生活中一種習以為常的存在,就算黃白色小花會散發出陣陣濃香,也沒有太多人注意到它。

珊瑚樹是臺灣原生植物,根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灣原生樹木推廣及媒合平臺》上的資料,全球分布於臺灣、中國、印度、中南半島,臺灣則是在南部至東南部海拔300~1500公尺的闊葉林中。喜歡半日照與水分中等的環境,可以利用叢植、綠籬等方式栽植,作為蜜源植物及誘鳥植物。科博館植物園中將這種職務都種在季風雨林區,主要在通往熱帶雨林的中央步道旁與大草坪邊緣,作為景觀植物。

珊瑚樹的屬名Viburnum是莢蒾的古老拉丁文名稱,中文稱為莢蒾屬。莢蒾屬過去常被放在忍冬科,但在《被子植物APG分類法》(APG,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出現後被劃入五福花科。種小名odoratissimum則是「極芳香的」的意思,形容花朵所具有的濃烈香氣,也因此在部分資料中將這種植物稱為極香莢蒾。

花季時的珊瑚樹會吸引訪花昆蟲。牠們聞香而來,再攜帶花粉飛到下一朵花。完成授粉的花朵,子房開始發育,果實從青澀發育到成熟。大約從每年4月開始就,綠色的未熟果會轉變成紅色,深綠色葉叢也有了美麗的點綴。這樣的鮮豔色彩雖然能吸引動物關注,卻也不是宴席邀請,比較像是一種警告,可以讓動物別在這時候干擾果實發育。植物園的鳥兒們很精明,總會等到果實轉變成暗紫黑色時才來享用大餐。

沒有花朵果實的時節,珊瑚樹對某些動物的生存也是有幫助的。在它葉背葉中肋與側脈交接處常可以看見紅色的凹陷與集聚的簇狀毛,這是珊瑚樹的辨識特徵之一,叫做「蟲菌穴」,也被稱為避蝨室或蟲室。有些肉食性的捕植蟎會躲在這裡並在葉子上捕食葉蟎或薊馬等會危害植物的動物,而躲在這裡的食真菌蟎類也可以有效減少真菌侵害植物的機會。為這些動物提供棲所的珊瑚樹有了這些動物幫助,就可以減少許多病蟲害。

2月的珊瑚樹在植物園步道旁靜靜地開花了,期待4月的季風雨林裡能看見滿樹珊瑚紅。

相關連結
相關標籤:
植物情報
延伸閱讀
2025/02/18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