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
:::
:::
主題導覽搜尋


矽出同源的水晶與琉璃因通透亮麗的質感深受人們喜愛,因應不同的傳統文化流唱著各自動人的故事。「矽裡乾坤:水晶與琉璃」特展以「矽」為序幕,揭開天然水晶與琉璃珠品之科學觀和文化觀的矽裡世界。 不論是自古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及佛教七寶之一的琉璃,或光彩奪目的水晶,都呈現出通透亮麗的質感,而這些共同特質都是「矽」與其他物質融合或受到溫度、含量等等影響而成,尤其是琉璃的通透和可塑性,多製成各種藝術品或儀式用品甚至是貨幣。以社會組織嚴密的排灣族為例,工藝精良的琉璃多出自不用參與日常生產的貴族,不同的配飾也象徵著不同的貴族階級,深具文化社會意涵。
岩石礦物



聽聽主持人張博士訪問詹文碧科長,詹科長任職竹山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期間,點亮科博館的外拓亮點! 不僅有光雕投影呈現槽溝所記載的古地震記錄,今年還有歡慶十週年及臺灣科學節的各類特別活動。
防災教育
天然災害

《吉娃斯愛科學》是國立清華大學與原金國際共同製作的原住民族科學教育動畫影集,故事描述泰雅族小女孩吉娃斯與寵物猴子乃奈、好朋友飛卉在山林中的冒險,並因著大哥哥巴彥的知識傳授而有所成長。過去吉娃斯只卡通影片中,此次科博館與清華大學、原金國際合作,邀請吉娃斯勇闖科博館,與科博館的科學研究進行對話。
植物
爬行動物
昆蟲
原住民

近期來到科博館,從生命科學廳進入場館,您一定會被眼前的一群古生物標本所吸引,而走進「在海之濱-古生物的奇幻世界」特展區裡,這裡展示了科博館35年所累積下來的重要珍貴標本...
生命科學
古生物

海上難以觀察的精靈「露脊鼠海豚」,牠的模樣顛覆一般大眾對海豚既定的印象,是全世界鯨豚中體型最小的鼠海豚科家族一員,而要研究這個膽怯又害羞的生物,研究人員可以透過哪些方法來了解牠們呢?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鯨豚

為了關心廣大的勞工朋友,並且落實工安知識教育的宣導,由勞委會指導,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與科博館合作,推出世界第一個結合科學與藝術的《工安幻視特展》。本特展以「名畫中有您,畫中有工安」的幻視體驗方式,將工作安全的概念深刻植入每一個參觀者的腦海中,是國內外辦理工安宣導性展示的一大創舉。」藉由幻視藝術體驗,喚起民眾對工作安全的重視,是此特展最大的目的。
防災教育

結合超過上百件「甘肅地質博物館」與「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珍貴化石,以恐龍與哺乳動物化石之骨架與埋藏標本為主體,搭配科博館歷年來重要相關蒐藏140餘件,建構一齣恐龍滅絕與獸類崛起之演化大劇。更難得的是此次甘肅和政的獸類化石標本乃首次海外公開展示,更添可看性。
古生物

聽張博士分享臺灣科學節全攻略,為您打開一扇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串聯全臺五大科學博物館的年度科普盛事-臺灣科學節,即將在近期隆重舉行,五大博物館共組聯盟各顯神通,邀請大家親身體驗多元科學活動,一同享受這場科學探索之旅吧!
環境科學
海洋教育
生命科學
地球科學
人類文化

歷史悠久的中國「針灸醫學」,為什麼能縱橫古今中外?在醫學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為什麼「中醫熱」、「針灸熱」仍然蔚為風尚?「針灸法」除了醫治人類的病痛之外,又是如何應用到病畜身上,發展出「獸醫針灸學」?
古代科技

美學教育
植物

茶是一種具有輕香味的葉子,除了具有保健功能,入於口中,清香與甘甜存在口齒之間,更為生活帶來悠閒的雅興。自古以來,品茶、泡茶被視為重要學問,歷代文人的詩詞歌賦也增添茶的內涵。本特展涵蓋中西飲茶文化的發展、臺茶歷史、茶園、茶樹種、製茶、泡茶和喝茶方式等,展出珍貴茶器典藏文物,同時介紹「茶與保健」、「茶與禪」等精采內容,歡迎您一同來品味150年臺灣飲茶文化,欣賞中西茶藝的絕妙功夫與漫活美學。
美學教育
植物
人類文化

透過植物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與中國美術工藝等各種角度來介紹葫蘆,民眾除了可藉此深入認識葫蘆起源、特性、品種,乃至於馴化意義等植物學相關知識之外,也可以從考古與歷史的面向,透過豐富的相關文物展示瞭解各族群文化中對於葫蘆的使用方式,及其在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延伸出來的相關工藝美學。為了讓觀眾瞭解葫蘆的生長過程,科博館特別製作一段紀錄葫蘆從發芽到開花結果系列生長過程的曠時攝影節目,在特展中透過高畫質的HD畫面,呈現植物充滿動感及生命能量的成長歷程。
美學教育
植物
考古

為了探索距離地球14億5千萬公里遠的土星系統,1997年10月升空的卡西尼.惠更斯(Cassi ni-Huygens)太空船終於成功地於2004年7月抵達了土星系統。接著,以4年的時間環繞土星74圈,2004年聖誕節釋出的惠更斯號登陸艇,也順利在2005年1月登陸了與地球大氣組成相似的土星最大衛星——「泰坦」(Titan)。
天文

《岡瓦那古陸生物群特展》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澳洲莫納許科學中心共同合作,向觀眾介紹中生代的南方超級大陸塊---岡瓦那古陸和其多樣性的生物。這片稱為「岡瓦那古陸」的南方超級古陸,過去還包括南極洲、南美洲、紐西蘭、斯里蘭卡和非洲。這些陸塊是如何經過長時期接合在一起,後來又如何分開,及在分裂後對物種的演化與分佈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科學家又是以什麼證據說明這種現象等,都是值得探討並向社會大眾介紹的科學知識。
古生物

「岩石」(Rock)俗稱「石頭」(Stone)。在地球漫長46億年演化過程中,最早的岩石出現在40億年前,若要了解我們賴以維生-地球演化的歷史,人們不得不求助於岩石了。
美學教育
岩石礦物

您知道館前路1號嗎?聽聽張博士述說館前路1號週遭的演變,並解碼「館前1號所」活動的精采內容,透過這個專屬大人們的夜遊探索,在老招牌下,體驗新鮮事,一起來喚起記憶,共同建立科博館新印象吧!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地球科學

共536筆資料,第19/27頁
2022/09/21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