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表單填寫記錄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與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聯合推廣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書店禮品
餐飲空間
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戶外庭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與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科宇宙悠遊學
多功能科學教室
智慧樂學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揪咪秀Podcast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Say Hello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智慧探索體驗
線上學習資源
行動智慧學習
創新科技體驗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典藏政策
典藏數量
蒐藏經理
科博典藏網
精選典藏
科博典藏
線上蒐藏庫
出版品查詢
研究人員與著作
圖書館服務
藏書查詢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性別平等專區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科博典藏
加入會員
場地租借
資訊圖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首頁
學習與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喜歡
0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59)
防災教育(6)
環境科學(193)
資訊科技(25)
海洋教育(60)
科學攝影(326)
科學繪圖(44)
生命科學(534)
地球科學(313)
人類文化(137)
物理(41)
化學(10)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6)
數學領域(4)
社會領域(127)
自然科學領域(828)
健康與體育領域(17)
綜合活動領域(12)
藝術領域(81)
科技領域(27)
生活領域(35)
環境議題(339)
性別平等議題(2)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83)
科技議題(44)
能源議題(9)
原住民族議題(38)
生命議題(13)
法治議題(4)
資訊議題(3)
安全議題(3)
防災議題(5)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31)
戶外議題(28)
國際議題(7)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23)
SDG 4 優質教育(535)
SDG 5 性別平權(3)
SDG 6 淨水及衛生(2)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7)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8)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0 減少不平等(2)
SDG 11 永續城鄉(32)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9)
SDG 13 氣候行動(17)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120)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370)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2)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19)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81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藝術領域
揭開木乃伊的神秘面紗
在無X光之前,解開屍布,切割屍體,是唯一研究木乃伊的方法。電腦斷層攝影(CT)發明後,就成為研究木乃伊最好的檢查工具,可一層層檢視木乃伊的骨骼、肌肉及身體內部。本館與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合作,共同揭開這尊木乃伊的生前之謎。
考古
木乃伊
浮光漾影—寶石礦物的光學現象
繽紛絢麗、光彩奪目,是寶石給人的第一印象。但你可曾想過,同樣是來自自然界的礦物,是什麼原因,讓它們如此與眾不同呢?
岩石礦物
EP03:【水運儀象臺 x 謝常明】
謝爸爸一家是早期科學繪圖競賽的常勝軍,應該叫謝常勝一家吧~看這次別於生物題材的水運儀象臺,要怎麼呈現機械結構的精妙運作呢?讓謝爸爸畫出給你看~
天文
水運儀象台
水運儀象臺
水運儀象臺是世界第一座運用機械原理運行的水力天文鐘,科博館根據中國北宋時期蘇頌所寫的《新儀象法要》一書,研究復原出1:1全尺寸、完全運轉功能的木造模型。
天文
水運儀象台
人與諸天神佛的對話-從萬福宮看中國人的心靈世界
在台灣,廟的空間不只是人祭拜神的場所,也是神服務人的地方。人們利用祈禱、許願、祭祀、法會等活動,請求神明以靈力來指點迷津,化解各種困境,進而求取具體利益與心靈和諧。
美學教育
心靈生活
「蟹」漏天機
在中式傳統建築中,斗與栱的結構是工匠展現巧思之處,尤其在建造廟宇時,除了展現出高超的工藝水準,更在題材的選擇上利用諧音、假借等方式,將傳統吉祥與祝福的題材,化成一件件作品裝飾在各個角落。
美學教育
心靈生活
EP02:【古菱齒象 x 鍾凱翔】
從小就非常喜愛動物的他,會到圖書館借閱圖鑑,畫下美麗生物們,但要如何把牠們立體化、摺出來的難題,便成為了他的創作動力,又該如何考據來呈現作品的真實性呢?看駐館藝術家第二集記錄鍾凱翔的創作歷程。
美學教育
古菱齒象
好兄弟—淺談七爺與八爺的造型
「歡鑼喜鼓咚得隆咚鏘,鈸鐃穿雲霄,盤柱青龍探頭望,石獅笑張嘴。」這一段歌詞是不是十分耳熟?這首「廟會」的歌詞中寫到「范謝將軍站兩旁,叱吒想當年。」范、謝將軍指的就是范無救與謝必安,兩位義結金蘭情同手足的兄弟。民間相傳兩人相約行至南臺橋下,忽然烏雲四合,驟雨將至,謝爺請范爺稍待,自己趕回家中取傘,豈知謝爺久久未歸,而雷雨傾盆,河水暴漲,范爺不願失約趨避,竟然因為身材矮小而被水淹沒。謝爺取傘至橋,范爺已失蹤跡。謝爺不忍獨生,便縊死橋柱。二人魂魄抵達陰曹地府,閻王嘉許義氣深重,令在城隍駕前為吏,專捕惡鬼邪魔。
心靈生活
EP05:【漢堡的爺爺 x 袁知芃 Chih繪本】
參觀人次即將突破1億der我大科博館究竟有什麼樣的秘密吸引各地觀眾無限參訪?甚至連藝術家取材後馬上就被圈粉?
快看看我們家創館館長漢寶德嘔心瀝血的創館歷程,如何和袁知芃的藝術創作迸出如此激烈的火花!!!
美學教育
啟綻驚‧華-百件典藏精華特展
本特展是本館為建國百年暨25週年館慶,特別從歷年來蒐藏的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和人類學等四大領域逾百萬件標本和文物中,挑選出最具代表性和珍貴性的一百件規劃展出。透過視覺影像、相關物件和空間設計等創意呈現,不但彰顯25年來科博館在收藏研究方面的深度與廣度,也將帶領觀眾深入博物館的核心,探索研究與收藏的本質和面貌,發現內蘊其中的「驚奇」與「精奇」!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地球科學
人類文化
EP07:【館內惠存 x 游慧純】
今天我們要來公開在館內躺了20年的神秘畫作,究竟是誰,為了什麼原因畫的呢?史上最神秘的駐館藝術家就在這一集
美學教育
鳥類
EP04:【兒時回憶 x 許皓程】
我大科博館創館34年,而且參觀人次聽說位居全臺第二,一定攻略了不少人的童年回憶,只是沒想到也攻略了透視大師-許皓程,大家還不去看看透視大師!!!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地球科學
人類文化
銅縷玉衣
本館展示組於2005年底,藉著一個偶然的機緣,從古玉收藏家蔡先生手中,購得一批漢代玉衣的零散玉片,經過地質學組抽樣檢驗,得知這批玉片的質地為蛇紋岩,即古人所謂的「岫玉」;而穿孔中殘留的金屬線為銅絲,因此確認為銅縷玉衣。本館人類學組的工作團隊,以三個月的時間將玉衣修復完成,展示於「我們的身體—生老病死」展區中。
岩石礦物
考古
我們的身體-生、老、病、死
生命科學
考古
木乃伊
物理
EP.03 從樸石到閃耀之路 x 黎龍興
一顆寶石的產出要經過原礦->設計->琢磨->雕刻->分類->販售等過程才會呈現在你我面前,本集是 #NSL 播出史上最高價展品特輯!!只差全臺中的保全沒全請來而已,究竟閃閃惹人愛、翠玉尬白菜的寶石玉石要怎麼挑?寶石界名師黎龍興大大不藏私,鑑賞密技大公開!用科學方法告訴你!
岩石礦物
EP.07 塑身拉皮術-栩栩重生標本製作 x 黃雯杰 - 演講
標本的歷史緣起剝製標本怎麼做?材料呢?早期的標本看起來有點走鐘欸,不修嗎?為什麼不修?剝下來的皮要如何處理?
生命科學
畫說成癮
《畫說成癮》特展來自毒品防制基金反毒展示計畫,展區一共分成「成癮物質」、「毒品的罪與罰」、「人為什麼會吸毒」、「物質成癮的原因」、「物質成癮的後果」、「碰毒成癮的威脅」、「毒品成癮的可怕」、「毒品成癮的戒治」等八大主題。以知名藝術家梵谷的《叼菸的骷髏》、《飲酒人》、羅森博姆的《喝酒女孩和抽雪茄男孩》、倫敦新聞畫報的插畫《吸食鴉片在中國》等複製畫作來介紹抽菸、喝酒,與吸毒的成癮危害。
人類文化
祖靈的居所--臺灣排灣族古陶壺特展
對於排灣族人來說,古陶壺不但是祖靈寄居在人間的住所,也與族群的歷史、信仰和文化息息相關,因而形成特殊的古陶壺傳統,不但在部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於一般民眾更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原住民
通往彩虹的那端—泰雅服飾文化
彩虹,是自然界的美麗圖騰,也承載了泰雅族人千百年來的憧憬與期盼。傳至後代,紋面已成為傳統技能獲得族人認可的象徵,唯有紋面的族人,才能通過彩虹橋,與祖靈相會。
人類文化
EP.14 科博保幼讚 feat. 甜甜圈&小蘭子&鑽石 aka 最懂小小孩的資深美少女三人組
您是否覺得孩子擁有無窮的精力與想像力,總是弄的您暴怒又無力﹖來聽聽科博館幼兒科學園3位同仁有趣又專業的分享,也許可以協助您找到陪伴他們學習成長,讓他們在遊戲中建構知識的方式!
美學教育
探究實做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共81筆資料,第1/5頁
2022/09/21 更新
×
×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