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生物礁
搜主題

『生物礁』,是由生物原地生長作用所建造的地形構造。在漫長地質史中的生物造礁紀錄中,可造礁的生物類別包括藍綠(藻)菌、表覆型有孔蟲、鈣質與矽質海綿、古杯類(archaeocyaths)、珊瑚、牡蠣、蛇螺(vermetids)、多毛類中的龍介蟲(serpulids)、苔蘚蟲(bryozoans)、藤壺,以及殼狀珊瑚藻(crustose coralline algae) 等;生物礁的名稱,便以主要的造礁生物類別為名,例如:珊瑚礁、牡蠣礁、藻礁等。

由於造礁生物礦化骨骼的主要組成大多為碳酸鈣,地層中的生物礁便經常被稱為『礁灰岩』(reefal limestone);其中,在大約34.6億年前由藍綠菌所形成的疊層石,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古老的礁。疊層石是前寒武紀時期唯一的生物礁類型,各地質時代的發育情況雖然不同,但已有形成類似今日所見的緣礁(fringing reefs)、堡礁(barrier reefs),點礁(斑塊礁;pinnacle reefs),以及環礁(atoll)等地形構造的地質紀錄。至於最早由後生動物(metazoans)生長構築而成的礁體,則是在寒武紀早期(距今約530百萬年前)由古杯類所建造的生物礁;古杯類的鈣質“個體” 雖然不大(一般高度介於2~10cm,罕有超過20cm),但與鈣質藍綠菌所共同建造的礁體,在西伯利亞地台(Siberian Platform)上,曾有寬度超過300km、長度綿延超過800 km規模的地質紀錄;並且在北美西部,距今大約510百萬年前地層中的古杯類礁灰岩中,就曾經有學者觀察到可類比於今日所見礁體發育過程中群聚演替的現象;之後,隨著地質時代更迭,主要的造礁生物類別、群聚組成、與礁的發育情況也有所不同而多樣化。

從地質角度來看,生物礁主要為生物構築而成的地形結構岩體,因此礁體的發育必須能夠抵抗當地風浪或者水流的破壞作用;所以從另一方面來看,能夠持續發育的礁可以說是最好的海岸防波堤;其次,也由於生物礁主要是由生物原地生長所形成,在內部結構上往往呈現交互緊密膠結的現象;同時礁體也提供許多生物做為棲所、覓食與幼生的孵育地;並且也由於生物礁複雜的立體結構,往往成為海洋中生物歧異度相當高的生態系。現代的珊瑚礁,就是海洋中生物歧異度最高的生態系,向來都有「海洋中的熱帶雨林」之比喻。

由於礁體的“成長”就是碳酸鈣的持續累積,經由海浪、風暴等物理破壞與生物啃食、鑽洞等的生物侵蝕作用,往往在礁體發育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碳酸鈣碎屑,這些碎屑除了充填於礁的孔隙之外,也逐漸改變生物礁週遭的底質狀況。以新生代的珊瑚礁為例,其中所含沈積物總量的60~ 80%,甚至90%以上均來自礁體的生物骨骼,所以礁體系(reef system)本身就是高效率碳酸鈣的製造工廠,也是生物碎屑沉積物的主要供應源;甚且,化石生物礁往往保存相當豐富的生物交互作用現象。基於這些特性,礁灰岩實有別於一般的碎屑沉積岩。

這個線上展覽,挑選前寒武時期形成的疊層石、古生代的層孔蟲、新生代的珊瑚礁與藻礁,以及現生的深海造礁珊瑚、會造礁的八放珊瑚、水螅珊瑚、牡蠣、蛇螺、環節動物中的帚毛蟲、藤壺、大型有孔蟲等標本,依序介紹有關生物礁種種有趣的大小事。 

相關標籤:
延伸閱讀
2024/03/11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