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展區
古代人說故事
農業是人類最大和最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距今一萬年前,世界各地的人類幾乎皆從事狩獵和採集活動。二千年前,人類開始培育野生植物和馴養野獸,食物的生產幾乎在世界許多地方同時發生。農業使人類居址更為固定,人口的密度增加,並加速人類文明的發展,同時也改變了自然環境。
距今三萬至五千年前,臺灣住民常為尋找食物而到處遷移。到了五千至二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進入粗耕農業階段,開始過定居的生活,飼養狗和雞,栽種根莖類作物,並種植苧麻製作衣服。從臺中惠來遺址出土的稻米、鹿骨、野豬下顎、梅子等遺存推測,一千年前惠來人已採取粗耕的方式種植稻米,並利用狩獵、撈貝、射魚、採集等方式取得食物。 隨著各地區不同的地理環境而產生不同的農村面貌。再透過文化的運作, 先民在耕作上發展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步驟以順應農時節氣,並結合各項歲時開展豐富的節令活動和飲食生活。
現今所謂的農業,係指人們利用土地、陽光、水分、空氣與礦物質等培育動物、植物或微生物,以獲得生活物資或維護生活環境的產業。隨著農業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同時面對外來種入侵、農藥殘留、化學肥料濫用、環境污染等問題。
二次大戰後,國際社會興起相互援助的風潮。我國從初期的受援者逐漸轉變為援助者,自1959年加入國際援助行列,並在1996年成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國合會)」,以「農業」作為援外策略的根基。隨著友邦或友好開發中國家的發展,逐步擴及公衛醫療、教育、資訊和環境保育等領域。同時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和促進永續農業,作為未來援外的核心理念。